[2009夏季生死时速] 音乐琥珀

作者: 普贤,收录日期:2009-11-28,948次阅读

10年前,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对他们的音乐一见钟情。干净纯粹的感觉,像夏天的柠檬冰水。10年来,有他们音乐的CD我总要多买几张,两张放家里,一张放学校。听他们的音乐是戒不掉的。10年来,S•R这对黄金音乐制作人组合,站在他们自己的灰色地带上心无旁骛又游刃有余的影响着时代的听觉审美,一步一颠覆的做着只属于他们的音乐。我反复聆听,感受着那年轻的旋律轻易唤起我心中最美好的,只属于青春的热情、浪漫和不羁。他们的音乐是琥珀,封在里面的是失去了时间界限的青春。

(SR=S•R R=流川枫 S=仙道彰)

SR一般是流川作曲,仙道负责词和编曲,你们通常是先写好词再配曲还是相反?
R:先作曲。

作曲时是使用音乐软件么?
R:不会。

但是,听闻你不会演奏任何乐器?
R:嗯。不会。

那你采用什么方法作曲?
R:写出来。
S:呵呵,他写的都是密码。画一些黑点表示音的高低,整体看起来像数据折线图。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听他自己录的试听带,从头到尾全部哼唱,包括吉他、贝司等的感觉和节奏,听来是享受。(笑)

流川写的曲子中,有些演奏性非常强,那你对于乐器演奏技巧的认识是来自哪里呢?
R:听歌,看现场。非常喜欢的部分让仙道演奏给我看。
S:呵呵,简单示意而已,一般用民谣吉他,偶尔会用钢琴。

在你们合作以前,流川好像还没有进入音乐界?
R:在做调音师。

两位初次合作诞生的《that’s a story》成为当年最热门的歌曲,至今仍在音乐界有非常高的评价。合作的契机是什么呢?
S: 他来我工作室帮忙调音。那纯属是无心插柳的合作。 (笑)

为什么这么说呢?
S:那天,流川过来调音时,我正好受一家经纪公司委托,筛选试听带。他的耳朵要求高,忍不了那些没质量的声音,所以理直气壮的要我关掉。 我随口抱怨说时间紧任务急,自己还要靠做音乐吃饭的。却被说不过是会摆弄电脑软件。于是,我向他强调自己的工作相当有技术含量。他就当即哼了一段贝司的旋律,要我做出效果来。
R:最后他耍赖。
S:你又没说不能改装乐器。不过,流川的那段贝司旋律很奇特。我试了软件里上百种声音,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才通过给贝司增加第三拾音器来使和弦与和弦之间更具流动性,以达到能完美表现他那段旋律的效果。随后,我问他要不要试试合作。
R:两天为限,合不来就散。
S: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笑)

今年是两位一起合作的第10个年头。两位自己有没有庆祝么?
SR:没有。

两位会互相送礼物么?比如这种纪念日或者生日。
S:说来,前几天,枫有拿给我一张吉他的设计图。
R:碰巧看到。
S:呵呵。

10年间,两位的创作率均匀,首首经典,请问生活中是怎么找灵感的呢?
SR:想到什么写什么。

你们的作品涉及到的音乐类型非常多,很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SR音乐风格的转变非常成熟,但同时又能保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可以让人一听便知是由两位创作。流川认为,这些年来,仙道在编曲上未变的特点是什么?
R:精致。有瞬间幻想,主观情趣和无限创造力。

仙道认为流川作曲上未变的特点是什么?
S:他的创作基本上是发自本能和敏捷的灵感,华彩部分自然流露,无需繁复的结构,也从不特意去突出音乐外在的戏剧性。他可以用干净和谐的风格,简短而紧凑的乐句,独立的音乐织体表达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情绪。

仙道没有考虑过作曲么?
S:没有,把我们两个要表达的内容汇聚融合在同一个音乐载体上是个很好的工作。(笑)

创作过程中,两位是怎么进行讨论的呢?
S:我们住一起,家里专业器材也还算齐全。所以想怎么讨论都可以,时间地点不限。(笑)

仙道写的词总有一种自然而奇幻的感觉,灵感来自哪里呢?
S:无可奉告。(坏笑)

(小编语:《wake up》虽不是SR最辉煌的作品,但却是我的最爱。我始终觉得它在SR的创作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像是他们做了一次神秘的转身,到达了他人无法触及的地方。我一遍一遍的沉浸在它传达的乐思中,无法自拔。《wake up》的配器很简单,钢琴和大提琴贯穿始终,副歌部分加入木吉他以和声提供了动态而细腻的线条。钢琴以d小调不紧不慢的速度静静的开始,不强调任何情节,只是单纯的充满乐器性语言的诉说,而后,大提琴震动空气,引出主题,与钢琴一路蜿蜒而行。那感觉,是安静的情素纠缠到了一起,浓的化不开。不可思议的和谐感,钢琴的流动与大提琴的呼吸同步了,连听者的气息也跟着被音乐同步了。歌手的声线有点沙哑但不失力度,使主旋律以及配器和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尾声,钢琴的行云流水和木吉他渐行渐远,大提琴在平行大调上沉稳的给予了竞奏与协作的动力,钢琴的d小调主旋律也随之明亮起来,高音区的主题旋律与深沉的低音区八度背景音遥相呼应,仿佛交换誓言般的信任与坚定。这段音符,好像可以永恒的流动,永恒……即使最后的一个音符已经圆满的结束了,呼吸和心跳却依然以那个节奏继续着。)

《wake up》是这些年来唯一一首由流川包办词曲的歌,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么?
R:他醒不了。所以我写。

发生了什么事?
S:那年流川写了一首吉他摇滚《wing》,我们把曲子提供给了一支有潜力的乐队,但是他们从美国录音室寄回来的试音版带子听起来和我们两个的创作本意有较大出入。
R:哼。
S:那曲子的前奏部分本应是个亮点,但他们只用了节奏吉他,而没有体现出歌曲的基调。于是我决定过去提一些建议,回程的时候遇到空难。
R:飞机不明原因燃料过耗,迫降失败。

流川写《wake up》是知道仙道出事后?
R:对,他住院昏迷期间。

流川写词的时候投入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R:一定比他写的好!等他起来认输。
S:呵呵。
R:哼。

是在仙道苏醒后第一时间就拿曲子给他看了么?
R:……
S:我醒的时候,流川爬在我床上睡着了,被单上还有一滩口水。(笑)

那流川看到仙道醒了,说了什么?
R:《wing》最终版很好听。

《wake up》中仙道最欣赏的歌词是哪句?
R:无可奉告。
S:呵呵。(开心笑)

(小编语:去年,实力派歌手宫城彩子的两张单曲《7》和《11》都是由SR打造,并以此登上了她歌手事业的巅峰。彩子小姐曾在接受采访的时提到SR当时的创作灵感来自神奈川一画展上的两幅作品,正巧她自己也去看过那画展,两幅画都是以神奈川的一个街头篮球场为中心,一幅重点在球场上两个少年挥洒汗水的身影,一幅重点在少年们身后的那片蔚蓝广阔的海天。记得那时彩子说:“谁说三和弦加四四拍鼓点只能成就满脑叛逆的年轻人的punk-pop?拿到《7》和《11》的谱子,我就明白,他们是不一样的。那冲劲十足的吉他,旋律贝斯的线条和四四拍鼓点都与众不同起来,那些音符不仅是描绘画作,一秒钟,几个音,时光穿梭,那是他们自己的青春随想曲。”《7》和《11》两张单曲的风格一脉相承,细节截然不同。保罗魏尔伦曾欣赏地说:“我们渴求的是-在微妙的变化,只有那微妙的变化,才把梦幻和愿望联系在一起。”)

SR当时为什么会去神奈川呢?
R:他想钓鱼。
S:我们都出身神奈川,想回去看看。(笑)

怎么想到要去看画展的呢?
R:路过。
S:嗯,是著名的上井先生的画展,所以就进去了。
R:白痴,是井上。

两位都喜欢篮球?
SR:是。
S:流川现在有时间也会去有篮球馆的健身中心打球。看到那画,我才想起问他高中有没有参加校篮球队。

流川高中有打篮球?
R:嗯。湘北篮球队。

仙道呢?也打过篮球?
S:陵南高中,离湘北不远。流川他们打入县大赛那年,我正好高二,转学到了东京。要不那会就遇到他了。(笑)
R:嗯,可以先在球场决胜负。

两位看完画展没去看看那个街头篮球场?
R:去了。
S:还有迟来了十多年的one on one。(笑)

SR目前有没有非常想尝试的音乐风格?
R:NewAge。纯音乐。

为什么呢?
R:省得麻烦,我们自己就能完成。
S:呵呵。(开心笑)

SR会以什么样的目标走向30年或者更久远的纪念日呢?
R:写出无论他怎样编曲都无法完美诠释的好曲子。
S:没想过啊……最好是,等注意到的时候发现已经是50周年纪念了。(笑)

后记:
听着SR的CD,骑上单车,穿过夏天的街道,飞奔回到高中常去的篮球场。坐在球场边,静静的看,静静的听,刚结束的《7》的余音袅袅,自然融入《11》的旋律,让音符肆无忌惮的穿过耳膜,涌入胸膛,渗进血液。阳光暖融融的,恍惚间看到身穿7号和11号球衣的两个少年,在球场上腾跃的身影。揉揉眼睛,原来有汗水流进眼睛。
音乐界,尤其是现代流行乐界,忘性很大。但,SR却是让人时时挂念的。我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宽广和自由,更不明白他们那无界限的创造力到底是来自哪里。我只是不停的期待,他们新的作品。
音乐声飘扬开去,我再次忘记了时间。而他们依旧执着的演绎着年轻的渴望,热情和不羁。我相信,那些年轻的因子,永远属于S•R。


PS:文中提到的专辑、单曲的名字都是为配合情节取的,如有雷同纯属不幸。有听过相同名字歌曲的亲,千万不要魔音穿脑哈。
PS again:喜欢punk的亲们,偶无意冒犯三和弦和四四拍鼓点哈。偶自己也是punk fan。
PS again X2:关于保罗魏尔伦,我隐约记得好像是印象主义时期的评论家……吧,懒得想名字就写上了,他原话好像不是那么说的,但意思差不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