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流同人笔记之三:于无声处

作者: sirius,收录日期:2013-06-24,4337次阅读

在711发搞得好像711贺礼一样……但其实这个是我早就写好一直忘了贴而已= =(你快去死一死呀! 
本来还想在711之前写好个短篇来着,结果果然没磨出来(垂头) 

反正就……又是一年711啦 
昨天听电台,非常非常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然而又放佛只是短短一瞬间的事情。 
他们还在那里,我们还在这里。 

这个笔记应该还是会继续下去的……只是估计需要时间慢慢磨= =(不过其实应该也没什么人在期待吧啊哈哈) 


仙流同人笔记之三:于无声处 

藤真笑起来,他知道仙道真的得了道。  
无论你一直想通过意志去做成什么,总是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冲突,一种内在的紧张,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它必须被持续地保持着,保持它需要能量,保持它最终会把你消耗掉。只有不成为负担的东西才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为永恒,只有无一丝一毫不自然的东西才能永远永远与你在一起。 

所以,仙道对藤真说,不谈爱情。  
不谈爱情,谈感情。不谈激情,谈习惯。 

                                                                     ——————————————《于无声处》By 阿蝶 



《于无声处》,是可以让人打心眼里喜欢的,非常非常温柔的文。 

假若要在我心里对看过的仙流文按私人喜爱程度列出个排行榜,第一名是人间,那么第二名,则一定会是于无声处。 

不管对别人的意义为何,仙流对我,是一种信念与纯粹,执着和守护的确定,一种在精神上治愈着的存在。 

而如果说人间的治愈,在于其对“仙流”这一概念的完美传达,那么于无声处的治愈,则在于其文本本身,对人的情感的细腻诠释和温柔解读。 



人物 

于无声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是在讲“普通人”的故事。 

明明是以一个非常不普通的设定做开场——精英特警队,在枪口上抢命的活,却偏偏不是一场事关生死的灰暗故事,出乎所有期待激动人心剧情的人的意料。 

生死关口,是有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大概也是有的。但是那也只是一些瞬间,是工作中的部分,更多的,是日常的生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职业不怎么普通的普通人的一天天。 

所以于无声处中的每一个人,无论再怎么优秀或者聪明,身手再怎么非凡,文中也甚少仰视的目光,相反,总是自然的平视。要吃饭要刷牙要上班要休假,空调坏了要找人修,坐出租没钱也只能靠朋友(噗),他们都以普通人的面貌出现,却带着一种平和的生活的光芒。 

(插一句:现实向的仙流文中,有一类特别着意于写实,却将这“写实”二字落在残酷、善变与不尽如人意之上。是特意地想要将仙流二人拉下凡间,让他们遭受现实晦暗的洗礼。 

那样的文,我本是敬谢不敏的。因为这样的现实,和我心中的仙流不一样,所以总排斥着。 

而于无声处,一样将仙流二人拉下神坛,却并未让我有丝毫排斥,相反还很喜欢。正是因为这种群体的生活的光芒。) 



文里的仙道,其实是并不怎么仙道的。 

仙道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写的角色,比流川难。他的多面性和人格上的深度广度像井上大神那样惊鸿一瞥倒还好,要真落实来写,却可以说是极难。(我至今看的仙流文里,会有让我“啊这就是仙道!”的感觉的文实在……太少太少了,叹气) 

于无声处里的仙道,还是还原了原著的某些特质的。未必有原著里那么深不可测,也少了原著的少年气息,但于无声处里精英特警队的NO.1(流川:啥?)仙道彰,有着和原著相似的优秀、懒散和随性,更重要的是,对人事物的一种包容和善意。 

很久前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这里的仙道形象模糊,但再看时,却发现尽管从仙道的角度去讲述这个故事让仙道的形象不可避免地会弱化一些,尽管这里的仙道并不会给人“强大”之感,但他和这个故事本身一样,有着藏匿于细节与生活之中的包容性。 

在这个故事里,藤真是理智,流川是纯粹,而仙道,则是温暖。虽然像所有故事里的普通人一样,他有一点自恋,时不时有点小阴暗,还很爱犯傻——但他把温暖给予自己,给予身边的人,哪怕对方是与自己尚且非亲非故的沉默臭脸少年(?),也心存温柔的包容。 

就好像他无数次给睡倒的狐狸披上的毯子一样,他本身,也有那种不易察觉,却能在事后慢慢体味到的暖意。 

而正是这种暖意,才让他和流川的组合,散发一种温煦而隽永的味道,让故事得以平衡和美好。 



而流川,可以说是全文塑造得最精彩的一个形象。可能是因为作者本身是流命的关系,流川在这里的形象非常立体而又打动人心。 

(再插一句:我其实对仙流文中,流川的塑造要求比对仙道的要高许多。换句话说,我比较不能忍受流川被写弱,或者被写歪。大概是因为原著里那个坚定一往无前的少年,在我心中留下的刻痕太过深刻。那是再清秀的容颜都无法掩盖的英气勃发。) 


于无声处的流川,因为文中侧重生活,虽有训练任务时的描写,但大多数时候少了原著战神一般的斗气,更多的是一股子少年气息。 
正如仙道某日清晨在晨光中看到的那样,生气勃勃的少年周身被渲染上一层光晕。那样的光晕,和全文风格一样,不耀眼但却温润平实,宁静无声,但散发着某种让人动心的特质,不禁地就想要去靠近,去守护,去参与他的人生。 


他看似迟钝实则聪明,许多聪明人如仙道藤真,总因这聪明将生活过得复杂,但流川不一样。他聪明却活得简单,而正是这简单,使他更有一种对生活的通透——不是过尽千帆的透彻,而是将生活做减法到最简,本性的纯粹和明净。 

他看似冷淡实则温柔。虽然沉默寡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呈不清醒状态,但他却一直存着一种不声张的善良和关怀。 

这种善良和关怀,体现在故事的许多细节和角落。对樱木,是暴力下的成全。对藤真,是有点生硬但足够真诚的关心。对三井,是竞争搭档间的认同和尊重。对仙道,则是日日相处出来的默契和陪伴。他在送姐姐上飞机时不见伤感只是坚定简单地道一声保重,却在回程路上显出一丝失落。就连晴子——他都能不言不语地在背后为她打抱不平(晚报事件)。 

他对别人的好,虽然方式别扭,也是终究能够传达的。付出了爱的人,大多数时候也总能收获爱。 

而在面对强敌时,流川又是如此可靠的战友,永远渴求胜利和第一,对自己的前路,正如他所说的,“从不后悔”的坚定与执着。会让人瞬间与原著里的他重叠起来。 

这样的流川,是真的叫人不能不爱的。也难怪故事里那一群看似损友的好友,其实都真心地珍惜与爱着这个难得的少年。 


于无声处另外的重要角色,藤真也塑造得颇成功,虽然其实和原著里的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即使如此,那种对人情人世,对自我归属的清醒理智,他本身家庭阴影的脆弱,以及最终能战胜这种脆弱的人格的坚强,让这个形象丰满起来。而非许多文里藤真类型化形象里一味的“柔软优雅”。 

三井也同样如此,一种痞子味的帅气豪情混杂着深沉的味道和过往,虽在故事过半时才出场,却非常地让人心折>< 

其余如樱木和晴子、流川桦,甚至田冈教头和暗恋流川的邻家小女生,都是一样地鲜活自然。 

这样想来,全文似乎并没有坏人,就连原本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都能在田冈与安西的纵容下被打破,还真的是非常非常温柔的文呢=V=。 

感情 

仙道、流川、藤真,三个人的感情波动,放在别的文里,大可以闹个天翻地覆,狗血淋漓。 

但于无声处却不一样,它和它的名字一般,极少激烈的表达,更不见感天动地的海誓山盟。它只是平实而淡然,浅浅抿嘴一笑间,将本应纠结难解的情感柔和地缝进生活这张细密的网,再缓缓铺陈开来,夹杂着生活本身那活泼泼的欢快。不自觉地你就被包裹着,情感一点点浸润开来,在不知所觉之时,在于无声处。 

但谁不能说,这样不动声息的情感表述,不是一种大音希声?一种生活本身的状态? 



记得见人说到于无声处时,总说它在“谈情”处有着不足。 

其实这一点上我是部分赞同的,在下部里,对仙流二人的感情描画过于平淡,仙道与藤真之间的战线拉得太长导致结构失衡了些,仙流二人的情感也缺少明显的逻辑顺序,以致在最后的高潮部分(流川受伤)那里,有一点突兀,但这点微瑕不掩瑜。总体而言,于无声处与评价恰恰相反,对人物情感发展的描画,有着非一般的细腻和深刻。 

仙道与藤真,流川与藤真,樱木和流川,流川和仙道。 

四个人,四对关系,各自代表一种情感的状态,各自与他们的个性、人生观相挂钩,也各自衍生出不一样的结局。 



仙道和藤真,两个都情商颇高,都是聪明的明眼人,都理智地在感情上步步为营,但在一段关系里,相似的人却往往不能引导出一个好结果。 
在仙道和藤真之间,情感太复杂,混合了太多的成分。对于仙道来说,那里有少年时代的怜惜、有多年彼此试探下的暧昧、有动心的先决条件,有追求的刺激,更多的,我总觉得是他对爱情这种情绪本身的沉湎。 
而对于藤真,选择仙道需要冒险,需要舍弃,他如此聪明,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承担不起的又是什么。 
所以仙道和藤真,虽有感情基础,却在本身性格和感情发展上无法契合。正如洞悉一切的藤真所说,他与仙道就算在一起也不会快乐,因为他们彼此束缚牵扯,纵有一时的激情,也不能保持长久的投契。 

和仙道和藤真相对的,就是樱木和流川。两个都是在感情上迟钝的人,都无心去顾及多想感情的分类问题,打架比交谈永远更容易有默契。他们两个在这种层面的相似与仙藤二人完全一样,虽然方向相反。仙藤间太复杂而樱木与流川间太简单,“一个太远,一个太近”,藤真实在总结得太妙。 
正因为近,所以看不清,也不想着去看清。其实旁观者如仙道,也能体味到樱木和流川二人间那种友情之上的情感,用口水代替OK绷,颇玩味的举动,却偏偏一个出于无心,一个满心厌弃。 
所以总归这种友情之上的情感,还是被自动地修正回到友情的轨道,好似那朵不曾开的花,他们本就从未开始爱上彼此,也就没有结束一说,安然无恙,全身而退。一句“我知道你稀罕的”,是樱木难得的感性,也是关乎友情的温暖表达。感动许多人,也感动文字外的你我。 


流川和藤真,于无声处很打动我的一幕就发生在他们二者之间。 
那是藤真出走那夜,回过头来看到流川踩着单车有些气恼地等着他。 
这一整个场景,连同随后两人在单车上的对话,都不知为何,让我印象很深刻。彷佛可以在脑中想象出那夜的月光,和月光下骑车的小狐狸,背上靠着替补的。 
流川和藤真,他们间并无什么暧昧,却有许多欣赏和喜欢。就好像流川和仙道逃出工厂区时,仙道尚且担心藤真的安全,流川却头也不回,完全相信藤真的实力。就好像仙道问藤真喜欢流川什么,藤真微笑回答“一张白纸”。 
就好像那个月夜,在墓地旁的单车。一句你欠我的,一句欠着吧。 
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纯粹而温暖的关怀与喜欢。不需要定义,看着,就可以让人泛上笑意。 


最后,当然要来讲讲仙流。 

仙流二人,看似被成全,其实却早注定。 

一开始看于无声处,总觉得仙流二人走在一起,全出于藤真的看清和撮合。出于藤花二人的全身而退,让两人身处同一空间,日久情深。 

但后来再读时仔细去想,不免思维发散,从于无声处想到情感本身,顿觉玄妙。 



两个人在一起,将对方视为最重要的存在。究竟需要多少条件,或者说,根本不需要条件? 
如果本质属性上有偏差,那么就算旁人再制造机会,也无法水到渠成。而如果一切自然条件具备,却少了时机的相助,也难免要多费周折。 


就好像藤真说的,从一开始能吸引11眼光的就只有7,而能追上仙道脚步的,也只有流川。虽说这是竞技场上的一对一,但却最终延伸到了生活中,变成一种生活步调上的契合。 
而这种契合,很难用语言去形容,也很难求。如三井所说是“真正地合得来”。于个性上,于追求上,与生活中的每个节拍之上。 
这种藏于人本性中的切合,才是他们最终能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之所以为“仙流”的原因。 
而藤真,从那个狐狸留宿并对他说“他很喜欢你”的时候明白11就是流川,在黑暗中静坐的那片刻,想必意识到了这两个人骨子里的合拍和对等。于是从此以后开始的撮合,加速了两个人的靠近。可就算没有藤真,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每当仙道藤真二人两相对时,不小心打扰的总是流川,好像是冥冥中注定了他要被拽进这感情圈之中,从最初初遇时的咖啡,就已是如此。 


在人和人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才能开花结果。太远如仙道藤真,难免在彼此试探间耗尽力气,掺杂过多刻意而最终远离;太近如樱木流川,在过近的距离里无从让理智去思考,因太本能而缺少对情感的体认。 
所以远的一方仙道,搭上近的一方流川,偏偏刚刚好,不远不近,各自独立也互相依靠,于是感情便能得到一个机会发酵。 

这种发酵其实很难找到一个特别的爆点,在于无声处中,我们看不到瞬间心动的描写,找不到一见钟情的迷恋,也无处寻觅感情升华的明确时间。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他们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从互相较劲到彼此依靠,一起跟踪一起休假一起喝酒一起打牌,从空调坏了的夏天一直陪伴着到落着细雪的严冬,谁也没有刻意地去定义那是什么。只是如此自然地,向左右望去,对方就在身旁。 

藤真曾说,“如果有一天,仙道彰的感情是无关性别,无关外表,也无关欲望地产生,那才叫爱上。” 
其实不只是仙道彰,对谁都是一样。直到相处很久才发现原来对方很好看,也从没想过对方是怎样怎样的人,不是占有或是追求,只是想要对方的陪伴。两个人都无知无觉,却正是因这一份无知无觉,让情感缓慢地叠加,纯粹而没有杂质,出于自然,也出于本能。 

这种本能和自然,使得一直以来都掌控一切,什么都只付出20%的仙道,在雪夜攀上17层高楼,直到回到车里才意识到危险——疯狂而不顾一切,该死的是他却根本没有自觉到自己的危险,因为那纯出于本能,“想要见他”的驱动力,超出了控制。 
这种本能和自然,也让原本答应离开的流川在新年后选择留下,如果只为了打败仙道,又为什么是新年后?流川自己估计也说不清楚,不过却这样决定了,决定了也不后悔,只循着那“不想离开”的本能行事。 

当鞋子合适的时候,脚被忘却了;当腰带合适的时候,腹部被忘却了;当心灵正确的时候,“赞同”与“反对”都被忘却了。 

是的,就是那么简单。 


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的格调,在我眼里之所以高出别的文一个档次,就一定要说到它的结尾。 

如果让已经“自觉”到的仙道,如藤真所猜想的那样,也试着让流川“自觉”,虽可预想其传统甜蜜的HE,但却少了现在这样一份深刻与隽永。 
也正是最后,仙道在烟花之夜缓缓道出的那一番体悟,让于无声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故事”,涉及到了比爱情更广一层意义上的,人和人之间情感的命题。 


我以前一直是一个对爱情和爱情之后的婚姻抱有消极想法的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持久度也一直有着深刻的怀疑甚至抵触。 
但我记得我第二遍看完于无声处的那个清晨,在晨光里再次读它的结局,一种温柔和相信充溢在心扉间。 
的确,这么多年,看着我身边一对对爱情的开始与结束,甜蜜时刻的幸福和分手之后的怨恨,看着婚姻中的痛苦的维持与害怕失去的恐惧。我相信爱情却不相信婚姻,我总觉得时间会将爱情杀死,到后来一切成为麻木,成为轨道,成为习惯,成为日复一日的得过且过。 
但于无声处的结尾,用那么恬淡平静的口吻,告诉我,如果说没有感情的习惯是一种懒惰,那么充满感情,在时间中日日加深的习惯,是一种永恒的形式。 
像呼吸一般自然,不需要强求,不需要激情,用漫长的时间把彼此变成生命中的一个部分。 


所以是真的真的很羡慕的,这最后的结局。世上只有太少的人,才能不谈爱情,谈感情。 



多么难得,又多么美好。 



最后,照例还是多讲一两句,权当给这篇评作结…… 

还记得第一次读于无声处的时候,是很久以前,被里面细碎的温暖给打动,只觉得有一种暖心的安心感。 

再读的时候,照例是心情不佳寻找仙流来躲避郁闷的时间点,结果一路微笑着看那一群人闹腾下来,却在最后被震了个猝不及防,感觉好像内心中一直以来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被撼动了,掉了一个角。 

在写这篇评之前,又去复习了一遍。 
于是这一次不只是结尾,更是将全文在心中脑中慢慢地体味着。于是发现我衷心地热爱它,在我心中胜过许多文笔更佳情节更优的文字。 
只因它那一份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坦然与美好。 


终于写出这篇长而平实,没什么文笔但却表达了我真实看法的评。 
其实早有人在之前评论仙流文时提到于无声处,那14个字当顶得上这长长的一篇了吧。 



缠绵之意已缕肺腑,亲爱又何必在此? 



应该,就是如此了吧。 
评论

<P>很喜欢这篇,蝶大的文里最最喜欢的一篇。里面的人物没有不爱的,一如我对SD里的人物感情一样。</P> <P>每个人物刻画的都很出彩,喜欢作者在文中处理的樱木与流川的关系,与原著意外的契合。看着很多细节都会会心一笑。</P> <P>蝶大笔下的流川执着又单纯,好想揉毛啊……</P>

711bruce--2013-06-25 23: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