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

作者: 由贵瑛里,收录日期:2006-03-27,1189次阅读

总有一些电影,在看的时候会牵扯出过去经历中的蛛丝马迹,让原本渐渐遥远的回忆,点点滴滴地温暖现实的心灵。然而,等到电影落幕了以后,却已经无法整理出方才的千头万绪,恍如激情的尾巴过后,喘息就在不知不觉间平复,转瞬之前的“方才”已经成为过去。内心中现实的部分,竟比感动之前,更加真切。

某个露天咖啡馆的下午茶时间,曾和喜欢电影的朋友聊起这部片子。说那里面的天很高很蓝,白云拖出长长的海岸线。一个少年踩着脚踏车经过海边,轻风吹拂他的白衬衫,紧贴在胸前,俏皮的黑发随风浮动,现出一双清澈安静的眼。车后头荡着另外一个少年,一样的白衬衫,长长的腿轻拖在地面,他懒洋洋微笑着,偏过头看后面,低声哼唱的旋律,如民谣般简单而舒缓。镜头一直停在他们的中景,一路跟出去老远,两人完全融入这天和海,宁静得无限接近你记忆中的纯真年代。突然,车轮压上个碎石块,车身两三下猛烈摇摆,车后的少年长腿飞了起来,一把抓住那个骑车的少年,叫着喂,喂,你小心一点……

朋友说,嗨,你是不是很怀念?从前的阳光总是很灿烂,日子总过得太慢。每天放学我们就跑去校门口的小摊,炸到金黄的萝卜丝饼又香又脆,拿了小纸片一包捏在手里,一路走一路聊天。那时走过的青石板,河畔还停着乌棚船,秋天老愧树的花蕊落了一地,踩上去,脚底下软绵绵。我们一路高谈阔论,讲的都是我们的将来。而现在,我们聊的是从前。

那时,没少听老一辈规劝,说小孩子不要那么好高婺远。可是没到寄情山水的年纪,我们昂着头说我们属于战场,要的就是大风大浪。或许少年心性都是这个样,即使他们是电影里的少年。为了踏上全国高中联赛的道路,两个少年决战于球场。他一大早就气势迫人,吓得队友不敢跟他说话,出场时刘海底下那双眼,凝固到了冰点。另一个他,还是那么淡淡微笑,看某个红发球员一面叫嚣我是天才一面耍活宝,可一回头,对上那个熟悉的人那双森冷的眼,在凝神屏息的一瞬间,他以怎样的心情,无意识地轻声叫出了:流川……

那是一场赌上了少年人光荣和梦想的战斗,死不认输的劲头,浑身解数的比拼,心跳汗水喘息直至最后一秒。终场的哨声响起,一队人欢呼震天,手中的白毛巾抛到了半空;另一队人僵着疲惫的身躯,满头满脸的汗里混进了泪水。赢的他没有笑,输的他没有落泪,两个人站直身体,站在中线的两边,静静地对视。他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很急切地想要对他说,仙道……你,没有输。

那年夏天,绵长的海岸线,只有一个少年坐在海边。

垂钓的鱼线风平浪静,仙道想起流川临行前,盯着他追问:全国大赛上,是不是还有比你更强的对手?眼里,满是炽热的期待。他看着这样的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回答:应该有吧,你自己去看。流川满意地手掌一转,食指顶住飞旋的篮球转身离开,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停住脚步背对他说:喂,别偷懒,回来找你one
on one。

那年夏天,一支第一次打进全国联赛的无名队伍,挑战君临高中篮坛十数年的王者之军,他的对手是王者中的皇牌,号称日本第一高中生。

激烈到残酷的比赛中,流川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打压,为什么会在那样的时候想起仙道,想起他说过的话:one
on
one 只是一种进攻方式。一向面无表情的他,竟露出淡淡的微笑,这微笑,又是为了谁而绽放?

仙道坐在观众席的角落里,看着流川越挫越勇,超越自我,同他一道迎接胜利来临的时刻。但为什么,这喜悦里有如此之多的忐忑?成为日本第一,你就要去美国。

那是80年代的一个夏天。两个少年。七、八次心灵交汇的瞬间。

拜托!朋友放下叉子,巴芙洛配巧克力慕丝配水果,吃到一半。你别告诉我,这又是个美少年同性恋……可是,我早说过这是一部,爱情电影。那起码请等我吃完!她怨念重重,翻了个白眼。看来是真的无法接受。

那么,假使抛开性取向抛开现实问题,单单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在一瞬间产生过,和她在一起很开心、很想一直这样下去的想法?哪怕这想法只是一刹那,下一个刹那就无意识地被理性消弥?有。她回答,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让我产生这想法的人是你,你会不会觉得很恶心?会。也对……所以,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朋友如是说。

话是这么说,可真的只有异性,才会觉得那个少年很性感么?阴影如水般,流淌过他白皙沉睡的裸体,身子底下的丝缎,暗幽幽的滑软。阴暗柔化了些许少年棱角,明亮部分的身躯散发着月光般皎洁的暧昧,远比少女更为修长的腿,小腿腹至脚踝的曲线几近完美,他呼吸均匀,颊边有淡淡的红晕,如果他的唇微微翘起,一声轻不可闻的悠长喘息谁还管他是男是女……

又是谁,从春梦中惊醒,满头大汗,坐在床沿上发呆。许久,脚踩过嘎吱嘎吱轻响的木地板,用力拉开冰箱门。黑夜里,那是一束惨白的光,冻到结冰的蒸馏水,舔舐过他焚烧的欲望,于是他把整个人贴在打开的冰箱上。

他和女友分手,他不断和女人上床,女性柔软的身体、玲珑的骨骼、细腻的肌肤、丰腴的乳房、所有更符合男性本能的一切,却无法停止对于他的渴望。无能为力的焦灼中他有点残忍地想,我知道男人的构造和女人不一样,我不想弄疼你,我只要你沉沦、沸腾、喘息、呻吟的模样,而这一次是因为我。

他临去美国的前一晚,他们在他家附近的草坡上,喝着冰镇过的啤酒,算是饯别。夏末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烁不定,坡下那条小河在黑夜里静静流淌。两个人躺在草坡上,双手交叠枕在脑后,话题似已说完,但谁也没说要回家,于是就在清凉的夜风里望着天。他微微一笑,突然翻身压在他身上。他吃了一惊,冷冷说喂,我是男人。

我知道。他闻到他的呼吸,就低头去吻他的唇。他抽出手一拳朝他打过去,他用力把他的手按在地上。他弓起腿朝他小腹撞去,他痛得蜷了一下身子,用自己的腿去压住他的腿。两人在草丛里撕打,唇边是彼此的血腥味,粗重的喘息。

突然谁的身子一滑,两人一起滚落山坡,一瞬间下意识抱紧了对方,用自己的手臂护住对方的头、用自己的脊背保护对方的胸膛、心跳一样、温热的呼吸落在对方的肩膀。滚落坡底,两个不肯放手的人,轻轻地,吻住了对方。

黑暗中,短暂的缠绵短得几乎看不清,他的拳头再次打中他的脸,某个背影站起来,嘶哑的声音清醒而疯狂:滚!别再让我看到你……

夏天过去,河上泛滥着幽暗的月光。

我顺手点起一支烟,让升腾的烟幕漫过自己的脸。年少时的爱情,纯到天雷地火,蠢到轻言别离。就如同这电影的名字,“相逢太早”。——蠢?这应该是个聪明的决定吧。说是说“爱情”电影,谁知道该怎么界定。

作为职业影评人,我已习惯于把看到的情节,换算成分镜头本,每到激情段落,就默数镜头数,看到某个画面很美,第一反应就是推想机位、景别和灯光。我和电影的世界,是如此真切地隔着轨道、布景和监视器,所以早就丧失了对电影投入或感动的能力。曾经是全心热爱过的电影,曾经为修炼镜头感、解剖力,而一连十几遍看那些该死的符号学电影,甚至一桢一桢咬牙看下去,看一遍就是片长的24倍,所有的天分和努力终于实现了当初的理想。代价,是失去了当初的心动。

爱不是只有一种,激情归于平静的方式,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电影里的他,果然去了美国继续征战他的篮球。另一个他,从此离开球场,因为他说,别再让我看到你。还真听话。两个人继续着不再有交集的人生,本该过啊过啊就过惯了,可电影只进行到49分钟,所以导演必然折腾他们,让他们再度相逢。

他们可以重逢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段巧合的旅途,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甚至是战场、病房、婚礼、追思会,亦或是神奈川的寂寞海岸线。毋庸说,这段重逢戏,才是真正考量导演功力的地方,现实、纯真或是伪浪漫,皆可一目了然。可是这电影,竟然,没了……就这么没了?

开什么玩笑!这种长度的,商业电影?完全无视市场规律!导演未免也太任性了吧……拿过样带盒子,低头查看,角落里标明这部电影的长度,真的只有50分钟。镜头在陌生的城市里空荡荡地穿行,演职员工作表已开始滚屏,完结得简直莫名其妙!

呆看着字幕上完,画面转黑。黑暗中,突然响起了那段民谣般简单舒缓的旋律,正是那海边的少年轻声哼过的。原来,这首歌听完整了是这样的:

那里在哪里,那里在哪里,有没有一个地方永远叫做那里,为什么我去到那里,那里就变成了这里,有没有一个地方,一直都叫做那里……

有。听到心里很干脆地回答。同样的话,很久以前似乎对什么人说过。

有!那里,就在你的回忆里,——那个地方,永远都叫做那里。

可惜,我们谁也回不去。

有些事情,只是听起来很美。朋友一面给我添茶,一面说,如果突然死亡的结局,反倒让你开始设想种种重逢的场景,我建议你来我的心理诊所看病。看病?因为我年纪老大不小还酒精中毒,甲醇(假纯)上瘾?不是。因为沉迷于耽美、BL,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是对父亲的强烈的独占欲。……亲爱的,请不要用这么吓人的理由拉生意。

于是,这部奇怪的爱情电影里,开始渗透着蛋糕清茶的香气,朋友间的聊天调侃和相视一笑。至于别人的故事、遥远的爱情,一转身就忘记。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战斗到今天,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和另一个人重逢。秋高气爽的日子天空也很高很蓝,一点点悲凉的空气,就象为自由付出的代价,纵使昂贵,亦然无悔。

不久之后,受邀去参加那部电影的首映式。导演在欧洲拍过两部独立电影,成本都不高,好评却如潮,算是影坛新贵之一。这是他回国后拍的第一部电影,用的演员都是新人,启用本色演员也不是新鲜事,只是他们懒到连名字都没有换。

两位男主角,接受娱记们的提问,果然有人问到仙道君,对于那首杜撰民谣的看法。那个少年笑得和电影里一样夏日暖洋洋,随口答:谁管什么那里不那里,奇怪的问题,我只要这里,不就好了嘛……娱记们开始轻笑,他身旁的流川君,适时评价了一句:白痴。声音原本很低,却透过麦克传遍了全场,于是大家善意的笑,笑得更起劲。

我和他们坐在同一排里,所以不小心看到,仙道说到“这里”的时候,把自己的手盖在流川的手上。流川让他握着,只在骂到“白痴”的同时,一脚踩在仙道的脚上。两人居然在这种场合里,不动声色地搞小动作。

记者问到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时,照例应当保持尖刻顶真的一贯作风挑剔技术问题,但是挑了几条,突然心血来潮,遗忘许久的意气用事冒了个泡,于是顺口说:……那场春梦的戏,灯光构图都不错,若是不用替身,效果应该更好。话音未落,已有杀人寒意袭来,眼角的余光瞥见某人的耳根有点红,当下就要抽回手。另一个紧紧握住,用鞋尖蹭蹭对方的鞋底,算是安慰。娱记们上下打量流川,见人面色凌厉,想笑不敢笑。我忍笑忍到抽筋。

曲终人散,望着仙道、流川离场时的双双背影,心想枉费电影取了个好名字。相逢太早,正是初恋不得善终的普遍原因吧。可现在的小孩早熟得很,或许,时辰刚刚好也未可知呢……

“林原同学你真是,看出来也别揭穿嘛……”导演走到我面前,仍是漫不经心的痞子作风。那个认为男人功成名就之后再把爱人娶过门就算事业爱情两不误的人,回来了。

可惜我要的,是这里。

一直在这里,于是风雨同行,荣辱与共。

现在你拍个这样的爱情电影,算是想说什么?又能挽回什么呢?再见。多年来第一次有点心动,在电影之外。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