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二

作者: 人鱼眼泪,收录日期:2007-04-04,928次阅读

二、两鬓青青岁月悠

话说那仙道随一叶道人离去,再无半点音讯,又过四五年,有奇人安西,精通炼器阵法,途经湘北镇,见流川骨骼奇清,正是修道的好材料,久不授徒的他竟动了爱惜之心,不忍这等美质良材埋没于世俗烟火之间,遂登门造访,言明来意。
时年道教盛行,世人无不追慕仙道(注一),安西更是天下道门之首的衡岳宫三大长老之一,若得他提携,来日成就必定无可限量。故而流川老爷夫人虽万般不舍好容易才康健无恙的爱子远离世俗,却也没横加阻拦。好在流川上有三名兄长,香火传承一事,不劳他担待。
安西欣然笑道:“此子与仙道有缘,此番遇合,乃是天意。”安西在流川家中留了三日,三日后独自离去。
流川并未跟随,只辟一清静院子住下,每日于屋内静坐,饮食日渐清淡,十年之后,几可一月不饮不食。
二十四年后,二老归西,流川在父母灵前拜了三拜,时年流川已三十九岁,面貌却宛如十八九少年。
流川在家二十余年,乃是为了克尽孝道,如今父母已逝,他虽心中怅然,却也知天命不可违,兼之二十年来自行修行,已能够将心性情感收敛到极致,故而也未见得如何伤悲。
三名兄长为家财分划争吵不休,流川自灵堂走出,一双狭长眼睛清冷冷的扫了三人一眼,目光好似能逼入人心底。
只看了这么一眼,流川便缓步离去,所携之物,除身上衣衫,再无其他。

出了家门向镇外走去,行至桥边,远远听见有少年清朗歌声漫漫飘来:“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莫名的,流川心中微动,回眸望去。
湘北镇湘河边植了一排柳树,此时正值春末夏初之际,垂柳丝绦宛如碧玉,一青衫少年站在河边,伸手折了一段柳条,拿在手上细细瞧了瞧,又张口唱道:“何言春水碧于天,未曾画船听雨眠。”
似是觉察到流川在看他,那少年扬扬眉毛,对他促狭一笑,放声唱道:“桥边人似玉,皓腕凝霜雪。”
那少年眉目温润俊朗,依稀有几分熟悉之感,流川先是一愣,随即省起自己立在桥头,抬手一观,漆黑衣衫下,露出的半截手腕当真欺霜赛雪。
哪来的狂妄小子,竟对他胡乱调笑!
流川面上当即浮现愠色,少年仰头哈哈大笑,甩着柳条扬长而去,口中犹自歌道:“湘河流水,旧时模样,十年新柳,卅载故人,谁家稚子,问客来处……啊哈,未老还乡,莫诉衷肠。”歌声中隐隐带着怅然怀念之思,却是虽思不愁,虽念不伤,更显得飞扬洒脱,放旷不羁。
“湘河流水,旧时模样,十年新柳,卅载故人……”流川念着这四句,思忖听那少年歌中之意,竟是本地人氏……
卅载故人……
莫非……
流川心口陡然猛烈跳动,想起少年眉目,与记忆中那人依稀有几分相似,忙再向河边看去,少年身影却已杳然无踪。

流川追了几步,复又停下,他原待直往北行,前往师门所在,见了这轻狂少年,便暂缓行程,行至陵南山上。山头墓碑因受一叶道法加持,三十年来风雨不侵,尘土不沾,光洁如新,但常年少人整理,四周杂草丛生,流川虽在每年清明皆来此打扫,但毕竟不能时时看护。
流川来到山顶,随即发现此地有人来过,虽然四周杂草依旧生得茂盛,但墓碑前有人折枝为香,插了三枝树枝,以此权作拜祭。
这般随意潦草,倒也像是方才那少年的性子。
流川微微叹了口气:他自妖物缠身的漫长噩梦中醒来,瞧见的第一人便是仙道,知田岗为他身死,更觉对他不住,乃至记挂至今,却只在桥边匆匆一瞥,就此擦肩错过。
也不知方才仙道认出了他没有?
“如是有缘,定能再见。”
他轻声将仙道昔年离别之前的话念了几遍,回想起仙道相貌宛如少年,理应与他一般,同为修道之人,他只需在道途上漫漫而行,定有与他再见之日。
思及此,流川心下大定,再不犹疑,转身挥袖离去。

衡岳宫位于衡岳山之中,深藏于云间,衡岳山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盘桓近千里,距湘北镇约莫一千二百里距离,流川日夜兼程,乏了就地而眠,过了半月光景,方行至衡岳山麓脚下,流川身上衣衫已尘土叠叠。
流川站在山脚下,望着绵延起伏的高山,自袖中取出一只纸鹤,托在掌心,纸鹤忽然间好似有了生命,振了振翅,浮至半空中,接着化作一道白光,电射入山林之中。
放出纸鹤,流川双手背负,神色淡定的静静等待。
半刻功夫后,空中出现一点虹影,逐渐放大,细细看来,却是一彩衣少女,足踏七彩锦缎,凌空飞来。
那少女在流川跟前停下,手一扬收起锦缎,见流川这般模样,有些诧异,却依旧毫不迟疑行了一礼:“这位可是流川师兄么?”她生得明眸皓齿,极为美貌,更兼端庄文秀,风姿楚楚,更显动人。
流川微一点头,道:“何时可见师父?”
少女听他声音清冷,若寒水截断,再观他形貌,虽风尘仆仆,却不掩高华,宛如绝顶峰上冰雪之剑,心中微动,忙低头道:“师父闭关,还须一炷香功夫才是出关时辰,闭关之前,他老人家算出师兄即将归来,令我等迎接,小妹赤木晴子,十三年前拜在师父门下,师兄请随我来。”
她放出七彩锦缎,平平展开了足有七八尺长,四尺宽,浮在地面半尺高之处,这七彩锦缎乃是她随身法宝,名作虹帛,有无方妙用,然赤木晴子修道时日尚浅,兼之天资有限,故而至今也不过能载人飞行罢了。
少女让流川先踏上虹帛,乃是执长幼之礼,亦是想瞧瞧流川心性如何,安西门下皆知晓这位流川师兄只习了呼吸打坐之法,未得传授任何道法,御空而行,更是从未有过,锦缎质地柔软,却只载坚心之人,若是心志动摇,便会站立不稳。
晴子初次驾驭虹帛时,数次因心慌意乱被法宝摔下去。
流川看也不看,踏上锦缎,有如履于平地,而他神色更是平淡,好似本该如此,晴子暗暗叹了一声,心下有些异样,跟着踏上虹帛,默念法决,道了声:“走!”
虹帛载着二人御风疾行,然流川却未觉有半分吃力之处,知乃是法宝相护。穿过白云,只片刻功夫,虹帛便在山门之前停下。
为免世俗打扰,衡岳宫周遭布有迷阵禁制,流川初次前往,若无人引领,只怕连衡岳宫的山门都瞧不见。
晴子欠身一礼,道:“师妹只能送至此处了。”流川虽早已入安西门下,却是首次进入衡岳宫,入门之礼,不可荒废,须独自徒步行走,方显道心坚诚。
流川淡淡道:“多谢。”他抬眼打量一下足足四丈高的山门,山门旁立有一青色石碑,衡岳宫三字沉凝厚重,据说乃是衡岳宫第一任掌教所书。流川知道,踏入门中,他便再非俗世中人,饶是他心志坚忍,也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一叹之后,流川走入山门之内。
晴子驾起虹帛,先行回去通报,流川回头一瞥,却见那石碑背后,草木遮掩之中,隐约可见三字:我去也!
字迹飞扬跳脱,与正面大不相同,却不知是何人所留。

当年安西停留的三日,除了传授流川呼吸打坐之法外,还细细向他说了衡岳宫大致结构,流川缓缓行走了一个时辰,终于到了衡岳宫最居中之位的迷天宫,迷天宫外,一身材矮胖,头发雪白的老者正含笑以待。
流川上前几步,施了一礼,道:“师父。”
安西上下打量流川,目中射出异彩,连连道了两声“好”,接着转向身旁一中年道者:“掌教师兄,这便是我说的流川枫。”
那中年道者看着流川,神色沉凝,道:“真要让此子进入迷天幻境?若是……”他见流川骨骼奇清,不由有些不舍,
衡岳宫分有三宫六殿十院,各有用途,而其中迷天宫与其余二宫不同,乃是一条通道,通道上幻景重重,迷人心志,一旦陷入,永世难返。
衡岳宫成立两千年以来,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弟子折在迷天幻境之中,但如若能坚守本心,走出幻境,便可脱胎换骨,一日千里。
然而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两千年时光,一共有不下千人进入迷天幻境,其中有数十位万中挑一的天纵之才,然而出来的,算上衡岳宫第一任掌教,总共不过寥寥七人,近三百年来,已经少有人敢冒这等风险,只有二十多年前一个年轻弟子顺利走出幻境。
就连中年道者和安西本人,也未曾进入幻境。
安西呵呵笑道:“掌教师兄请信我一次,流川他未必就比二十多年前那人差了。”
那中年道者沉吟良久,最后终于长叹一声,对流川道:“你意下如何?”
流川淡淡道:“我欲前往。”
中年道者又叹了一声,道:“随我来。”他袍袖一挥,迷天宫大门无风自开,中年道者领着流川入内后,宫门又自动关上。
一入正殿之内,流川陡然生出一种莫测之感,似是周遭一切,甚至身旁的衡岳宫掌教,皆为虚妄,中年道者叹道:“迷天幻境外设了十道只有掌教方有权解除的禁制,一是为免弟子误闯,二则是为了阻止迷天幻境的力量扩散,正门乃是第一道禁制,如今你身在此间内,已能感受到幻境迷人心志之力,若是后悔,还来得及。”
流川缓慢却坚定的摇了摇头。
中年道者领着流川继续向前走,接连解除八道禁制后,他打开一扇二丈宽二丈高的石门,石门后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两侧是一望不见底的深渊,尽头立着一面光洁透亮的水镜。
中年道者遥指水镜道:“此为迷天幻镜,乃是迷天幻境的入口,也是最后一道禁制所在,这道禁制须得你自己打开。”
他让流川摊开手掌,在他左掌掌心划了一道符:“将手掌按在镜面之上,便可破除禁制入内,我虽未进入过幻境,但听闻前人所说,幻境一日,世间一年……其实以你资质,就是不入幻境,修习道法,成就亦可在他人之上,不必为此犯险,你若是后悔,现在尚可回头。”
流川微微一笑,对道者一揖,道:“多谢掌教师伯关心,我去了。”
他大步向幻镜走去。
中年道者缓缓将门关上,低声道:“愿祖师保佑,此子与二十多年前的仙道彰一般,皆是天佑之人,能安然走出幻境。”
※※※※※※
第一次尝试这类题材,感觉有点手生……
注释:
1、仙道者,求仙问道、成仙得道是也,此间所指,并非某人。

评论

 啊,是不是长生不老的仙流?那不是可以永远在一起了,期待!

无所谓--2007-08-20 18:05:57


<P>文章很好看的哦,继续嘛,很想快点看到后面呢</P>

kaede--2007-08-17 16:06:00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这个题材可真是让人期待啊~瞧这文字语言的功底简直就是大家风范~读起来我亦成仙啦,不知大人的下次更新更待何时......好事多磨...我等...</FONT>

多多清水无香--2007-04-13 17:33:21